怎么理解Facebook广告算法逻辑?

很多广告主会发现明明是同样的预算,甚至是同样的受众组,但是广告效果竟然会出现不同的效果。这是为什么呢?
其关键在于FB广告的算法。那么什么是FB算法逻辑呢?
Facebook广告算法逻辑分为两个,一个是VCG算法,另一个是机器学习算法。VCG算法的逻辑是你的素材质量越好,你的广告成本越低,这是一种反比关系。机器学习算法,是我们7天内完成了50个转化事件,那么你的广告会到达稳定期阶段。简而言之,fb广告算法是“拍卖机制+机器学习模型”双重驱动模型。
FB广告竞价机制逻辑
VCG拍卖逻辑:鼓励广告主报出自己的真实出价。那么怎么理解呢?
举个例子:在一口价竞拍中,投标人会陷入纠结和猜疑里面。我报太高我亏,我报低了那么我可能拿不下。FB系统不允许大家刻意压价,或者虚报,这样会让系统难以得到真实报价。
VCG的定价不是“价高者得”,而是胜出者只需要支付你比第二名高一点点的费用给平台。
eCPM竞价逻辑:广告主出价+预估行动率+用户价值/广告质量=总价值(价值越高代表着展示机会越多。
eCPM竞价常用公式
eCPM=CPC(单次点击费用)*CTR(点击率)*1000
eCPM=(总花费/总展示)*1000
eCPM=CPA(单次转化费用)*CVR(转化率)*1000
很多人想问了,eCPM是等于CPM吗?不是!eCPM的术语是有效千次展示成本,其核心是衡量你广告排名,而CPM就是真实出价或者花费,你现在看见的花费是你为了这1000次展示,你实际付了多少钱。eCPM不一定等于CPM。
所以CPM也不是越高越好,ecpm也不和广告的效果有必然联系。广告主追求的是最低获客成本和最高的广告回报率。
FB广告按照ecpm竞价(决定谁是展示位的优胜者),VCG收费(约等于广告主第二名的价格,保障系统公平性)。
FB平台用这种方式保证广告位出价又保障了广告质量综合得分最高的广告给到他的平台用户。实质上FB这种算法平衡了广告主利益、用户体验、长期收益之间的关系。
那么如何根据FB算法进行广告策略?
在C端,很多产品往往分淡季和旺季。当淡季的时候,可以通过精准转化小而美的策略稳定广告:低出价+精准受众+高转化素材,这种组合打法可以帮助你在市场情绪不高的情况下获得较为可观的收益。当旺季来临的时候,应该迅速扩量抢占市场,打法建议为:高预算+优质老素材,迅速攻占下市场份额位置。
假如是在B端,那么您在起步的测试的期间,请务必测出优质的素材和较为精准的广告受众。后续的广告优化会越跑越好。
这两种策略都对素材有要求。素材的好坏,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决定广告效果。好的素材搭配上好的操作手法策略,这将是最佳的组合方式。
找FB广告代投放代运营就到Tabpear数聚梨,专业的更放心!
广告代投
代投开户
谷歌代投
海外代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